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久久精品综合网|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小电影免费观看在线

智通到家歡迎你,全國服務熱線:400-8559-557


更多關注 收藏本站
人員招聘

第三節嬰兒的營養需求及喂養方式

2018-08-16 16:48:38 admin 863

第三節嬰兒的營養需求及喂養方式

 

新生兒的營養需求

 

1.熱能

熱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能量。新生兒的基礎代謝、活動、生長、消耗、排泄等,都需要熱能。新生兒出生后第一周,每日每千克體重需6080千卡熱能;出生后第二周,每日每千克體重需81100千卡熱能;出生后第周及以上,每日每千克體重需要100120千卡熱能。

 

2.蛋白質

足月新生兒每日每千克體重需23克蛋白質。

 

3.氨基酸

人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遠不能供其需求的9種必需的氨基酸是:賴氨酸、組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色氨酸。新生兒每天必須攝入足量這9種氨基酸,其攝入程度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4.脂肪

脂肪每天總需要量占總熱量的45%~50%。母乳中不飽和脂肪酸占51%,其中的75%可被吸收。亞麻脂酸和花生四烯酸是必需脂肪酸。亞麻脂酸缺乏時,會出現皮疹和生長遲緩現象;花生四烯酸可合成前列腺素。

 

5.糖

足月兒每天需糖(碳水化合物)12克/千克體重。母乳中的糖均為乳糖。

 

6.礦物質、宏量元素及微量元素

鈉:即氯化鈉,也就是食鹽,能提供人體必需的鈉。新生兒期嬰兒通過母乳吸收營養,包括鹽。因此,乳母喂奶期間不宜吃得太威,但也并不是越淡越好,因為新生兒的生長同樣需要一定量的鹽。

 

鉀:新生兒對鉀的需要量,可從母乳和牛乳中得到滿足

氯:氯隨鈉、鉀吸收。

鈣、磷:母乳中的鈣,有50%~70%在新生兒腸道中被吸收。新生兒對磷的吸收一般比較好,不易缺乏。

鎂:鎂和鈣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鎂缺乏時影響鈣的平衡,因此,要保證嬰兒對鎂的需要量。

鐵:母乳中鐵的含量不高,一般足月兒鐵的儲存量,僅供46個月使用。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如果媽媽在孕期就缺乏鐵,新生兒就可能出現鐵儲備不足。對于早產兒,鐵的儲備量更少,只夠生后8周所用,如果不及時補充,則會出現缺鐵性貧血,乳母膳食中要增加鐵的攝人。貧血重的新生兒,滿月后可以補充鐵劑。

鋅:新生兒很少缺鋅,一般不需要額外補鋅。頭發所測得的發鋅不能代表目前體內鋅的情況。因此,不要以發鋅衡量是否缺鋅,發鋅低不能代表血鋅也低,應結合血鋅綜合考慮。

 

7.維生素

新生兒是否缺乏維生素,要根據產婦在孕期的身體狀況進行判斷。一般健康孕婦分娩的新生兒,很少缺乏維生素,因此不需要額外補充。如果孕婦妊娠期維生素攝入嚴重不足、胎盤功能低下或發生早產,新生兒就可能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E和葉酸,所以,要根據新生兒維生素的缺乏程度,及時給予補充。

 

維生素K缺乏,可引起新生兒自發出血癥或遲發維生素K缺乏出血癥。尤其是純母乳喂養的新生兒,發生的概率比較大。因此,常給出生后的新生兒肌注維生素K,是起預防作用的。早產兒腸道菌群生成較晚,肝功能發育不成熟,容易出現維生素K缺乏,應每日補充維生素K,連續補充3次。

 

維生素D:雖然新生兒出生時體內儲存了一定量的維生素D,但是如果不能在室外接受足夠的陽光,又不能通過食物攝入,新生兒可能會出現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和佝僂病為防止此癥的發生,應該從出生后半個月開始,每日為新生兒補充維生素D400U維生素E:一般新生兒不需要補充維生素E,但早產兒需要補充,每日30毫克就可滿足要求。

 

維生素A過量:在補充維生素D時,有的爸爸媽媽為新生兒選用魚肝油制劑,即維生素AD劑。但選用時要掌握好劑量,如果比例不合適,可發生維生素A過量,甚至中毒。

新生兒的營養攝取途徑無外乎三種方式,即母乳喂養、人工喂養和混合喂養。

 

二、哺乳指導

母乳是新生兒的最佳食物,本書第二部分將詳細討論有關母乳喂養的問題,此處只給護理人員介紹一些基本知識。

 

母乳喂養的原則是:

1)實施三早:早開奶、早接觸、早吮吸。

產婦要24小時與新生兒在一起,分娩后半個小時即可嘗試第一次喂奶,這樣能讓孩子更早地吃到初乳,獲得天然的免疫。現在,很多醫院都會在產婦分娩后讓母嬰同室、同床,通過嬰兒本能地尋找母親的乳頭吮吸幫助刺激產婦盡快分泌乳汁。同時,心理學家認為,在出生后3天內被母親抱過的新生兒,以后其情緒更容易安定。

 

(2)正確的哺乳姿勢:要做到三貼,胸貼胸、腹貼腹、下頜貼乳房。此項內容將在以后的有關章節中具體闡述。

 

三、人工喂養

人工喂養是指在不能進行母乳喂養的情況下,完全給嬰兒用純配方奶的喂養方式。人工喂養時,要求兩次喂奶之間補充水,單次喂水量控制在單次喂奶量的一半,單次最大喂水量不能超過單次喂奶量。

 

(一)器具及消毒

在用牛乳及配方奶喂養新生兒時,可供選擇的器具很多,但無論使用哪一種,都要進行嚴格消毒。

 

1.奶瓶及消毒

奶瓶是嬰兒喂養不可缺少的工具,每次嬰兒吃奶之后都應將奶瓶進行清洗和消毒,以消滅殘留在奶瓶里的細菌。

具體步驟和做法是:將奶瓶沖凈,分別洗一下奶嘴和瓶身,再用小劇子把殘余物刷凈。然后將奶嘴翻轉過來,看看吸孔有沒有堵塞。最后用清水沖洗一遍,并給奶瓶和奶嘴消毒。

 

2.奶鍋及消毒

奶鍋不宜過大,以每次能煮15千克的牛奶為宜,材質以不銹鋼的為佳。煮奶前,一定要認真、仔細地進行消毒,包括手柄。

 

消毒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煮沸消毒法。具體做法是將奶瓶和其他喂奶的工具放入一口深鍋中,使工具完全浸在水中,然后煮沸1015分鐘。

2)用消毒劑消毒。將奶瓶和其他喂奶的工具放人一個大的容器中加水蓋過其高度,放入消毒劑(固體或液體均可),然后浸泡30分鐘。

3)蒸汽消毒機消毒。這是一種電動設備,只需加入水就可產生足夠的蒸汽來為奶瓶消毒,大約需要10分鐘。

4)微波消毒裝置。這是一種特別設計的、可放入微波爐的蒸汽裝置。消毒大約需要5分鐘。但使用前必須先確定奶瓶和其他工具可以用微波消毒,方可運用。

 

(二)暇養步驟和方法

1.怎樣選擇配方奶當6個月內的嬰兒由于各種原因不能母乳喂養時,可選用其他乳品喂

養。最常用的乳品包括配方奶粉、普通奶粉和鮮牛奶。鮮牛奶中不僅含有不易消化吸收的大分子略蛋白,而且其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比人乳高2倍,直接喂養不易被嬰兒消化和吸收,還會增加嬰兒未發育成熟的腎臟的負擔。

 

鮮牛奶中缺乏嬰兒需要的鐵和維生素C,此外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會刺激胃腸道黏膜,引起黏膜出血,導致嬰兒發生缺鐵性貧血。因此,鮮牛奶需經過稀釋、加糖和煮沸處理后才能喂養1歲內的嬰兒。

 

普通奶粉是經加熱處理的,其酪蛋白凝塊比鮮牛奶細軟,比鮮牛奶易消化吸收。相比之下有質量保證的嬰兒配方奶粉是除母乳外比較適合嬰兒的乳品。配方奶粉中乳清蛋白與路蛋白的含量為114時較接近母乳,鈣與磷、鈉與鉀比例適宣,不飽和脂防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較高,強化了核苷酸、維生素AD、胡蘿卜素、鐵、鋅、碘等嬰兒生長必需的營養素,彌補了牛奶的不足。但應注意觀察食用配方奶粉的嬰兒的生長情況,以防止劣質奶粉造成嬰兒營養不良。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配方奶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1)大多數為牛奶配方奶,用于因各種原因不能進行母乳喂養的嬰兒。

2)不含乳糖的牛奶配方奶,適合不耐受乳糖的要兒食用。

3)大豆配方奶,可用于不耐受乳糖的嬰兒、對牛奶過敏的嬰兒、母乳缺乏而乳制品不足地區的孩子以及患有半乳糖血癥的孩子。但由于大豆配方奶中,蛋白的質量及鈣和礦物質的吸收率都不如牛奶配方奶,使用時應嚴密關注適應癥。

4)特殊配方奶是專用于患有某些疾病的孩子,如苯丙酮尿癥,此時應按照專業醫生的推薦選擇適宜的配方奶。

 

2.沖奶方式

正確的沖調方法是將定量40℃-60℃的溫開水倒入消毒過的奶瓶內再加入適當比例的奶粉。最好現配現吃,以避免污染。具體步驟如下:

 

(1)將自來水煮沸12分鐘(時間不要太長,因為煮沸超過5分鐘可能使水中的鉛和硝酸鹽濃縮)。然后晾涼至適當的溫度(40℃-60℃),將水滴至手腕內側,感覺與體溫差不多即可。根據要泡的奶量,取準備好的40℃-60℃的熱水23量倒入奶瓶中。

 

(2)用配方奶粉加帶的刻度勺取精確份量的配方奶粉,勺里奶粉表面與勺齊平。把適量奶粉加入奶瓶中晃動,讓配方奶粉充分溶化。然后將剩余13的熱水加入奶瓶中,把奶瓶放平,通過刻度察看是否夠量,最后蓋上奶瓶蓋后再輕輕晃動一次,直至配方奶粉濃度均衡。

 

3.如何喂食

1)愛折。為了增進要兒跟媽媽之間的感情交流,護理人員可以在調好配方奶后指導產婦自己喂食。愛撫是喂奶的第一步。喂奶前,讓產婦先將嬰兒輕柔地抱起,解開或掀起上衣,讓嬰兒貼近產婦的胸,產婦望著嬰兒的眼睛。在喂食之前,輕聲和嬰兒說話、微笑,這些都有助于增進要兒和媽媽之間的感情。

 

2)千萬不要在沒人照看的情況下,讓嬰兒獨自用奶瓶吃奶,以免導致其嗆奶或窒息。

 

(3)在喂嬰兒喝奶之前,應將配方奶溫熱,或用熱水沖一下奶瓶,或將奶瓶放在熱水中泡一會兒,但不要用微波爐加熱。在將奶嘴放入嬰兒口中之前,再次滴幾滴在自己手腕內側部試試溫度,確保奶溫熱。

 

(4)在喂奶時注意保持奶瓶傾斜,讓奶嘴中充滿奶,這樣可以避免晏兒吸到空氣。

 

(5)喂奶時,讓嬰兒在護理人員的懷抱里稍稍傾斜。如果嬰兒平躺著可能會造成吞咽困難,甚至嗆奶。

 

(6)當嬰兒吃飽后,護理人員要將嬰兒豎抱,嬰兒頭靠在自已肩部,輕輕地拍拍嬰兒的背部,幫助其將在吃奶過程中進入胃里的氣體排出,防止嬰兒脹氣和溢奶。

 

(三)人工喂養的注意事項

牛奶中含蛋白質和鹽較多,所以用牛奶喂養的嬰兒需要多喂一些水來補充代謝的需要。一般嬰幼兒每日每千克體重需120~-150毫升水,如650千克的嬰兒,每日需水量是770975毫升(包括喂奶量在內)。在炎熱季節里、環境溫度高、嬰兒有口渴的表示、包被太厚、體溫升高或皮膚出現汗皰疹時,可在兩頓奶間喂一些水,每日23次即可。

 

四、混合喂養

混合喂養是指在媽媽母乳不夠的情況下,用配方奶作為補充,來提供嬰兒營養的一種喂養方式。混合喂養有兩種方法,即補授法和代授法。

 

1.補授法

補授法是指在喂完母乳后再補充其他乳品的喂養方式。其好處是可以避免嬰兒在先吃了配方奶后,因為沒有饑餓感、不愿意吸吮母乳而導致母乳分泌進一步減少,同時也有利于刺激母乳分泌,保證嬰兒得到足夠的營養。但不足之處是,容易造成嬰兒消化功能親亂,不利于消化,有時還會引起嬰兒錯覺。掌握不好便會讓嬰兒拒絕某一種喂養方式,選擇母乳或奶瓶。

 

2.代授法

代投法是指用配方奶或其他乳品替代1次或數次母乳喂養的喂養方式。一般在母親沒有上班之前,不提倡經常采用這種喂養方法,因為這樣會減少母乳的分泌量。

 

3.不建議將母乳擠出摻和配方奶一起喂養

1)嬰兒的吸吮比人工擠奶更能促進母親乳汁的分泌。

2)如果沖調配方奶的水溫較高,會破壞母乳中含有的免疫物質。

3)這樣做不容易掌握需要補充的配方奶的量。

4)母乳喂養不但是讓嬰兒得到其他乳類中沒有的營養素和免疫物質而且通過母嬰直接皮膚接觸,可以使嬰兒心理得到滿足,更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由于母乳具有優勢,要盡量多用母乳,配方奶加多少,應視要兒的食量而定。

 

五、嬰兒的食量和頻率

判斷母乳喂養的嬰兒是否吃飽的依據主要如下。

 

1)喂奶時可聽見嬰兒的吞咽聲(連續幾次到十幾次)。

2)母親有下乳的感覺。

3)尿布24小時濕6次及以上。

4)嬰兒大便軟,呈金黃色,糊狀,每天24次。

5)在兩次喂奶之間,要兒很滿足、安靜。

6)嬰兒體重平均每天增加1830克或每周增加120210克。

7)嬰兒吃奶的時間和頻率大致如下

 

時間:每次喂養的時間以1520分鐘為宜。

頻率:新生兒期每天喂奶78次。

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吃飽的表現為:每天吃812次奶,吃奶時有節律的吸吮伴有吞咽聲。每次吃奶后(510分鐘后)會輕松地吸吮一段時間以自我安慰,然后將乳頭松開,安靜睡眠13個小時,醒后還能玩要一會兒。出生后第三天開始每24小時有6次以上小便及三四次以上大便。無論母乳還是人工喂養,監測新生兒體重增長情況是判斷其是否吃飽的客觀指標。如果孩子出生710天后,體重每周增加125克以上或滿月增加600克以上,表示新生兒攝入的奶量已能滿足其生長發育需要。



標簽:   剛出生的嬰兒怎么喂養 嬰兒的喂養方式有哪幾種
服務熱線 13556602709

客服服務時段:周一至周日,8:30 - 18:00,節假日照常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