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身邊都有朋友,飽受齙牙的痛苦,雖然可以通過帶牙套等方式來矯正,但是這其中的艱辛與難過,也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其實,這種傷害是在前期就可以輕松解決甚至是避免,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家長們要開始注重了!
近日,有位家長發了條長微信朋友圈引發眾多家長的共鳴。
此條朋友圈說到:“每次帶孩子看牙都郁悶得不行……今天這次又是重重一擊,蘇主任說改變她的張口行為要兩年時間,以后睡覺要用膠布把嘴巴貼上。感謝蘇老師,為了讓安安不繼續丑下去,我去買膠布了?!?/p>
(安安媽朋友圈圖片)
原來,發朋友圈的這位家長有個九歲的女兒安安。近來,她發現安安總是喜歡張著嘴,就連睡著了嘴巴也是張開的。
咨詢醫生后,醫生告訴她,這種情況叫“口呼吸”,需要在睡覺時把孩子的嘴巴用膠布貼上,所以才會出現上面的朋友圈。
而在大家驚訝的同時,安安媽媽朋友圈評論卻清一色地表示自家娃也出現過這樣的問題,有的已經在貼膠布進行中,而有的錯過了最佳矯正時期……
什么是“口呼吸”?
這個讓家長和醫生都重視的“口呼吸”到底是什么?
“口呼吸”顧名思義,就是用嘴巴和鼻子一起呼吸,甚至晚上睡覺的時候都嘴巴不閉合。
口呼吸的孩子多不多?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口腔科主任阮文華表示:用口呼吸的孩子非常多,從他臨床來看,十個里面就會有2~3個。
“口呼吸”出現的原因?
既然口呼吸的孩子很多,那么引起口呼吸的原因有有哪些?
1、鼻腔疾?。喝绫茄?、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
2、扁桃體肥大:經常性的扁桃體發炎導致扁桃體增生;?
3、腺樣體增生:堵塞上呼吸道等。鼻呼吸道一旦阻塞,孩子就被迫用口呼吸空氣。
4、無任何疾病,單純習慣用嘴巴呼吸
長期口呼吸對孩子的發育有很大的影響:
最明顯的是面部的變化。長期口呼吸,氣流會沖擊硬腭,使之變形,出現上唇短厚翹起、牙齦因為長期開口干燥而色素沉著、牙齒排列不整齊;咬合不良、硬腭高拱、牙弓狹窄、上切牙突出形成齙牙;缺乏表情,形成所謂“ 腺樣體面容”等癥狀。
長期口呼吸除了會讓孩子越長越丑,還對身體和智力有很多危害。容易造成口腔畸形、咀嚼功能下降,影響食欲;口腔干燥;呼吸功能降低;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环恋K智力發育,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智商減低。
如何發現“口呼吸”?
家長并不是對口呼吸束手無策,平時仔細觀察,通過孩子的表現來判斷是否有口呼吸,越早發現越容易糾正。
口呼吸在2~3歲就可能開始有口呼吸的表現,家長們就可以多注意觀察寶寶有無以下現象,如果有,那就要到醫院去確診一下。盡早查清原因并幫助孩子及時矯正。
1、如果孩子打鼾聲響,并持續加重,還伴有耳內疼痛、看電視大聲。
就應該及時去醫院耳鼻喉科檢查聲導抗、鼻內鏡,檢查扁桃體是否肥大、上呼吸道感染。
2、并不是所有的張口睡覺都是在用嘴巴呼吸,也有可能只是張著嘴睡覺。家長可以在孩子熟睡的時候,取一面小鏡子放在嘴巴前方,如果鏡子上有霧氣起伏,持續1-2周如此,就可以確定孩子在口呼吸。
3、如果孩子時常嘴巴微張,但又不是在微笑,同時看起來目光呆滯,表情木然,醫學上俗稱“癡呆面容”,那么孩子有可能是有口呼吸的問題。
4、鼻炎會影響到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如果孩子小小年紀就有黑眼圈,那么極有可能存在口呼吸的問題。
也可以用以下的自查表來對照檢查。
口呼吸如何矯正?
先通過檢查,明確孩子出現“口呼吸”的原因,針對不同的病因采取相應的解決方法。
孩子面部的發育有60%是發生在5歲前的,12歲左右90%的面部發育已經完成了,所以家長們要在孩子小時候就多觀察。
1、鼻炎等疾病引起的,抓緊治療。
如果寶寶是因為疾病而導致鼻腔阻塞,而不得不用口呼吸。那么就應該鼻咽部疾病應該及時進行治療,避免鼻源性錯合畸形和顏面異常的發生。
2、單純性的口呼吸,做矯正訓練。
如果是單純的口呼吸,要做口腔閉合功能訓練,提高口輪匝肌的張力。家長要時刻督促孩子用鼻呼吸,晚上睡覺的時候可以用膠布把孩子的上下唇貼到一起。
吹口哨、吹喇叭或者是吃泡泡糖吹泡泡等,都是很好的輔助方案。
溫馨提示
1、讓孩子學一樣吹奏類的樂器。如笛子、口琴、葫蘆絲、黑管、薩克斯等。
2、嘴巴上貼膠布,僅適用于單純性口呼吸的孩子;如果是扁桃體腺樣體肥大或鼻炎引起的,家長千萬不能給孩子貼嘴巴,不然氣都喘不過來了。
3、牙齒矯治是對已形成嚴重牙懊畸形的兒童,應在15歲前及時去口腔醫院施行矯治。因為,12~15歲的兒童是頜面部生長發育的高峰期,此時口內已全部換成恒牙,這時能以最短的時間、最少的痛苦,產生最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