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懷孕之后,身體骨架會被撐開,尤其是骨盆部位,大多數人還會體重超標,腹部、臀部、腰部及大腿等處是特別容易堆積脂肪的部位。有的產婦即使體重恢復較好,也仍會有局部肥胖的困擾。如何使產婦在產后恢復體形也是高級母嬰護理師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子宮恢復
1.子宮體的恢復
在胎盤排出之后、子官會立即收縮,用手可以在腹部摸到一一個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官體,它的最高處齊肚臍。以后子官底的高度,會每天下降1-2厘米,大約在產后10-14天,子官變小,降入盆骨腔內。這時,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宮底了。
2.子宮頸的復原
在分娩剛剛結束時,因子宮頸充血、水腫,會變得非常柔軟,子宮頸壁也很薄,會皺起來,7天之后才會恢復到原來的形狀。7~10天后子宮頸內口會關閉。一直到產后4周左右,子宮頸才會恢復到正常大小。
3.子宮內膜的復原
分娩后胎盤和胎膜與子宮壁分離,由母體排出以后,從子官內膜的肌底層,會再長出一層新的子官內膜。產后10天左右,除了胎盤附著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官腔會全部被新生的內膜覆蓋。剛分娩后,胎盤附著部分的于宮壁面積如手掌大,到產后2周左右,直徑可以縮小到3-4厘米,但直刨產后6-8周才能完全復原。
和復原。
(6)飲食。
影響子官的收縮。例如,產后食用麻油雞或生化湯,產婦的飲食也會的有的皮展 生化西是封產科寬用的產后初方,有化質生新,溫經止痛,養血祛淤的功效。
分娩次數多或多胎妊娠,也往往會(7)產婦年齡較大、健康情況差、影響子宮的復原能力。
二、產后體形的恢復
1.建立正確的產后飲食觀念
(1)合理膳食。
無論是孕期還是產后,科學合理的膳食是至關重要的。孕、產期的飲食原則是平衡膳食、避免高脂。在保證攝取足夠營養、滿足母嬰需求的前提下,避免營養過剩。在分娩之后的產褥期,應該多補充富含鈣、鐵、蛋白質和維生素的牛奶、雞蛋、豆腐、雜糧、新鮮水果、菠菜、磨菇等食物,多喝湯水,以便滿足身體的需要。盡量少吃甜食、油炸食品、肥肉等。(2)母乳喂養。
許多產婦因為怕形體改變,不愿意給嬰兒哺乳,結果適得其反。母乳是嬰兒天然的、營養全面的佳品,而且母乳喂養可以促進母體新陳代謝和營養循環,還可以消耗體內多余的營養成分,減少皮下脂肪蓄積,預防生育性肥胖的發生。因為每天泌乳850毫升,可以消耗800千卡的熱量,相當于消耗掉90克脂肪,可見,哺乳可以消耗大量脂肪和蛋白質,促進形體恢復。
(3)產后瘦身五大飲食誤區。
①誤區一:不吃早餐。
有產婦誤認為不吃早餐 能減少熱量的攝人,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殊不知不吃早餐對人體傷害極大,無益健康。
②誤區二:長期使用固定食譜。
這樣做因然減少了熱量攝人,但久而久之會使身體的營養成分缺少,乳汁質量和產量下降,對身體也有害無益。
③誤區三:高纖維食品攝人較少。
過于精細的食物,如用精面制作的麥類面包,其中的高纖維在加工中已被去除,營養也不全面。
④誤區四:缺鈣飲食。
一味追求苗條,忽視了鈣質的攝人,從面容易患骨質疏松癥,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乳汁中的鈣含量。
⑤誤區五:認為雞肉比牛肉脂肪低。
去皮的雞湯脂肪低,但雞翅中膽固醇含量很高。
2.進行適量的產后健身運動
分娩后,每天做些和緩的運動,堅持3個月(最慢6個月)體形基本可恢復正常,盡管腹部的肌肉這時還不能像以前那樣緊實。
從產后第一天起就可以開始適量運動了。產婦需要把運動和營養有機地結合起來。首先要慢慢調整狀態,如在運動中感到疼痛或疲勞,就一定要停下來。最好是運動量小但能經常堅持。
(1)產后健身的注意事項。
屬于下列情況的產婦不宜做體操運動:
①體虛,發熱者。
②血壓持續升高者。
③有較嚴重的心、肝、肺、腎疾病者。
④貧血及有其他產后并發癥者。
⑤做剖宮產手術者。
⑥會陰嚴重撕裂者。
⑦產褥感染者。
順產的產婦一天后, 可在床上進行產后恢復體形體操鍛煉,如果產婦做了剖官產手術,可以讓產婦從產后的第二周開始輕微地活動。
(2)產后健身運動的原則。
產后體操通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產褥期,產婦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的情況下,適合做一些輕微的運動, 且運動量不宜過大。運動的目的是鍛煉盆底肌肉,訓練主要有腹肌運動、腿部肌肉運動、胸部運動等。這期間的運動以在床上完成為主。第二階段是在產褥期結束后,產婦身體狀況基本恢復,可以視情況逐漸增加運動量。運動的目的是全身肌肉力量的恢復訓練,并加強腹部和盆底肌肉鍛煉。總之,產后運動要遵循以下幾
個原則:
①量力面行,循序漸進,以不累不痛為原則,不要急于求成,因而運動量可以讓產婦自己適度掌握。
②產后運動時間逐漸增加,動作從簡單到復雜,運動量由小到大。③每餐不要吃得太飽,飯后1個小時進行運動,運動后注意補充水分。④產后關節松弛,應該注意保護,盡量不做單腳用力的動作,如跳躍等。
⑤如果運動中發現出血量增多,應立即停止運動。
⑥鼓勵產婦持之以恒,貴在堅持。
(3)產褥期健身計劃。
①產后第天。
腳踝運動:讓產婦平躺于床上,后腳跟貼床,伸長腳尖,兩腳底對碰。呼吸運動:平躺,全身放松,膝蓋彎曲,用腹肌力量從鼻子深呼吸,以口緩緩吐氣。
手指的運動:伸直手臂,握拳,然后把手盡量張開。一日可做10次。會陰收縮運動:可以從產后第一天開始做。仰臥或側臥,吸氣,緊縮陰道周圍及肛門肌肉,閉氣,持續1 ~3秒再慢慢放松吐氣,重復5次。
②產后第二天。
腹直肌分離矯正:同呼吸運動,吐氣時將頭抬高,但不可抬肩,同時用交握的雙手將腹直肌向中線推擠,吸氣時恢復原姿勢,并松弛腹部,不能把肩抬高。
膝胸臥式:仰臥床上,兩手平放肩側,以兩手、小臂和雙膝支托身體重量,將臀翹起,離開床面,身體后移,僅胸部和雙膝著床,保持10秒,然后身體重心前移恢復平臥。
③產后第三天。
骨盆搖擺:平躺,稍稍弓起背部,使骨盆腔向上懸起并左右搖擺。可矯正脊柱前彎及下背痛。
頸部運動:平躺,四肢伸直,將頭抬起前屈,使下頜貼近胸部,再將頭慢慢放下。
舉落手臂運動坐在床上,雙臂交替上舉、下落。該項運動主要為刺激胸肌,使母乳流淌通暢,同時上半身的肌肉也能得到恢復。
④產后第四天。
腹部運動:平躺在床上,兩手交叉于胸前,慢慢坐起,同時保持雙腿并攏,待體力完全恢復后,雙手可放置在頭后再坐起,似仰臥起坐的動作,重復數次,每日2次。能夠幫助腹部肌肉收縮。
(4)產后康復操。
①注意事項。
經過1個月左右的休養,產婦的各項身體機能已基本恢復,這時就可以選擇動作難度和強度都有所加強的康復操了。
運動時要排空膀胱,飯前飯后1小時內不宜做操。地點要選擇硬板床或木地板,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產婦要穿寬松或彈性好的衣褲。
運動后及時讓產婦補充水分。產后健身要循序漸進,所有運動都要緩慢進行以增加耐力,可以根據產婦的情況而選擇,原則上還是要以不感到疲憊為度,以免因運動過度而引起子宮下垂,損害健康。待身體完全恢復后,可以讓產婦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
產前有運動習慣者,在產后休養過后便可繼續自己喜歡的運動,如果平常沒有運動習慣者,建議可以先從較靜態的柔軟操或是走路之類較溫和的運動開始,像有氧舞蹈這類較為激烈的運動,一次的量不宜過大,以免身體一時負荷不了,產生不良反應。
另外,對于喜愛游泳的產婦,要事先請教醫師陰道的傷口是否已痊愈,最好產后3個月內不要游泳,以免下水后感染。
②操作方法。
仰臥抬臀:讓產婦屈膝仰臥,兩腿外展,兩腳掌相對,向上拾臀,收縮骨盆底肌。10次為一一組。
弓背挺胸:讓產婦跪立,兩手撐地,收腹弓背,低頭收縮骨盆底肌,再抬頭挺胸塌腰,反復10次。
跪坐直起:讓產婦胞坐腳跟上,上身挺直,收縮臀肌和骨盆底肌,然后再坐下,反復10次。
腰都環繞:讓產婦兩腿分開站立,上體在雙手的帶動下分 別沿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做環繞運動,幅度越大越好。
直立踢腿:讓產婦叉腰,兩腿分別向前、向側、向后踢腿,反復10次。注意事項:以上動作,產婦生產后30天左右就可以試著練習,動作可由少到多,輛度由小到大,具體視產婦自身體力情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