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嬰兒早教和智力開發
嬰兒認識周圍世界,是通過知覺與外界取得聯系,即通過眼睛、耳朱、鼻子、皮膚等感覺器官,對周圍的顏色、味道、氣味、形狀等各種特性來進行感知。對要兒進行早教和智力開發就是給予要兒適當的刺激,煉與其各器官相應的系統和大腦有關的部分來促進其智力發展。
一、嬰兒各個時期智力發育情況
1.新生兒期
(1)視覺:在新生兒醒著的時候,可以通過改變光線的明暗,刺激其魔孔收縮,可以促使大腦的視覺發育。白天拉窗簾,夜晚開關電燈也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2)聽覺:護理師可以讓新生兒聽各種聲音和語言,用柔和的聲調逗引新生兒。播放音樂的聲音有強有弱,有快有慢,各種曲調的音樂要交替進行刺激聽覺。
(3)觸覺:最好是浴后用干布擦,然后為新生兒做撫觸,讓其感受外界的冷熱以及軟硬不同的程度接觸,加速大腦的發育和成熟。
2.3個月的嬰兒期
(1)動作發育:3個月的嬰兒,頭能夠隨著自己的意愿轉來轉去。
(2)語言發育:3個月的嬰兒在語言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逗他時會非
常高興地發出歡樂的笑聲;看到媽媽時,臉上會露出甜蜜的微笑,嘴里還會不斷地發出咿呀的學語聲。
(3)感覺發育:3個月的時候,嬰兒的視覺有了發展,開始對顏色產生了分辨能力,對黃色最為敏感,其次是紅色,見到這兩種顏色的玩具很快能產生反應,對其他顏色的反應要慢些。3個月的嬰兒已經認識奶瓶了,看到它,就知道大人要給他吃奶或喝水,會非常安靜地等待。在聽覺上發展也較快,已經具有一定的辨別聲源的能力,聽到聲音后,頭能順著聲音
轉動。
3.6個月的嬰兒期
(1)動作發育:6個月大的嬰兒,會翻身,站扶時會雙腿跳躍。把玩具等物品放到他面前,他會伸手去拿,并塞人自己口中。6個月大的嬰兒開始會坐,但還坐不穩。
(2)語言發育:6個月時嬰兒的聽力比以前更加靈敏了,能分辨不同的聲音,并沉著發聲。
(3)感覺發育:這時候的嬰兒已經能夠區別親人和陌生人,看見看護自己的人會高興,從鏡子里看到自己會微笑,喜歡成人和他玩藏貓貓的游戲。這時的嬰兒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如用哭、笑分別來表示喜歡和不喜歡。
4.12個月的嬰兒期
一歲的嬰兒無論是體格和神經發育,還是心理和智能發育,都有了新的發展。
(1)動作發育:已經基本能夠直立行走,這一變化使嬰兒的眼界豁然開闊。周歲的嬰兒開始厭煩媽媽喂飯了,雖然自已能夠拿著食物吃得很好,但還用不好子。他對別人的幫助很不滿意,有時還會大哭大鬧以示反抗。他要試著自已穿衣服,拿起襪子知道往腳上套,這時候嬰兒的獨立意識明顯增強。
(2)語言發育:不但會叫爸爸、媽媽、奶奶、爺爺等,還會使用一些單音節動詞,如拿、給、打、抱等,但發音還不太準確,常常說一些大人莫名其妙的語言,或用一些手勢和姿態來表達。
(3)感覺發育:感覺發育已經相當成熟了,能夠辦別不同的顏色、形狀,能夠用哭和笑以外的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二、促進嬰兒智力發育的活動
1.新生兒行為訓練
促進嬰兒智力發育的活動,最好是從新生兒時期就開展,而新生兒的行為訓練是被大家廣泛采用的方法。通常新生兒的行為訓練分為以下五種。
(1)大動作訓練:指新生兒撫觸及被動操。
(2)精細動作訓練:主要是手的靈活性的訓練,可讓新生兒多握成人的手指或自制小棉條、小玩具等。(從新生兒手中取出抓物時,可輕觸其手背,新生兒會自動放手。)
(3)言語訓練:可在新生兒安靜覺醒時,在其前方約20厘米左右,用輕柔、舒緩、清晰、高音調的聲音與其說話,具體內容可以是兒歌、詩詞或安撫性的交流等。持續一會兒,可見新生兒肢體活動增加,出現微笑等愉快反應。
(4)社會適應行為訓練:新生兒對臉譜性的圖形及人臉有與生俱來的敏感和喜愛,可多給其看臉譜形掛飾或與其面對面(距離約20厘米)交流,使其形成對自身以外的人的認識。
(5)感知覺訓練。
視覺:在嬰兒床正上方20厘米處掛一些鮮艷的、色彩分明的、大一些的圖片或玩具,以促進視黨能力發展。也可以為其準備一些黑白卡片,增加新生兒視覺刺激,促進其視力發育。
聽覺:可在新生兒安靜覺醒、活動覺醒或睡眠時播放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以古典音樂為佳),也可以播放兒歌、詩詞朗誦等。
觸覺:同新生兒撫觸及精細動作訓練
2.嬰兒體操體操運動也是嬰兒一項重要的早期教育,能對嬰兒的身心發展產生全面的影響。嬰兒體操能加強肌肉骨骼系統的功能,促進動作發育,使肺活量增加,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并能維持愉快的情緒,促進心理的健康發育。小兒體操共分16節,8節被動運動,8節主動運動,2-5個月的嬰兒完全做被動操,5~7個月時加4節主動運動,7個月時完全做主動運動。
3.嬰兒的手眼協調訓練
手眼協調,是指人的手在視覺配合下動作的協調性小兒的手眼協調性是隨著身體各系統的發育成熟,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般而言,5個月的嬰兒玩玩具時往往抓不住,8個月的嬰兒可以準確地抓握,10個月的嬰兒可以提輕物,12個月的嬰兒可以握筆亂畫,18個月的嬰兒可以搭3~4塊積木,2歲的嬰兒可以搭7~8層高的積木。
4.新生兒玩具與游戲
適合新生兒的游戲和玩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微笑和說話。新生兒出生后10天左右即可開始進行。當新生兒安靜覺醒時,產婦應坐在床邊或輕柔地抱起孩子,母子臉相距20厘米左右,對他微笑、伸舌頭或說話,每次2~3分鐘,每天堅持做1~2次。經反復多次游戲后,新生兒也能模仿媽媽將舌頭伸出嘴外或張嘴發音。當給新生兒換尿布或洗澡時,要輕柔地撫摸他,并根據生活情境說“媽媽給新生兒洗澡”“尿濕了”“換尿布”等話語,目的是使孩子感知語言,學會傾聽,體會母愛,發展聽覺、視覺和觸覺,激發愉快情緒。
(2)跟蹤紅球。當新生兒安靜覺醒時,用鮮紅色的球(直徑10厘米左右)或嘩鈴棒距孩子20厘米逗引新生兒,當新生兒看到后,再緩慢移動玩具,促使新生兒的視線追隨物體移動。訓練新生兒視線追隨移動的球,目的是促進新生兒視、聽黨發育。每次2~3分鐘。
(3)聽聽哪兒響。當新生兒安靜覺醒時,在其耳后10厘米處,輕輕呼喚新生兒的名字或搖動唑鈴棒,讓其尋找聲源。經多次游戲后,新生兒會做出側頭、回頭尋找的反應。通過此游戲,有利于新生兒聽覺的發育,并逐漸熟悉自己的名字,促進其角色認知的發育。
(4)我手里有什么。產婦先將新生兒的手指輕輕掰開,再將自已的手指或環狀曄鈴棒放在新生兒的手心里,讓他練習抓握。通過讓新生兒握持產婦的手指,促進其觸覺及手指功能育,握持帶聲音的玩具更可促進其聽覺的發育,感知到手動與聲響有關聯,為精細動作的發育打好基礎。這個游戲可從出生1個月至2個月開始進行。
(5)抬抬頭。當新生兒覺醒時,在兩頓奶之間,可以讓新生兒在木板床上(墊上一床毛毯或棉褥)練習俯臥抬頭。將新生兒置于俯臥位,雙手放在頭兩側,產婦用色彩鮮艷的玩具在新生兒面前逗引他往上抬頭。開始時可讓新生兒趴在墊子上,以方便其抬頭,當新生兒的頭可稍微抬起后應撤掉墊子。每次趴半分鐘并可逐漸延長至1分鐘,每天數次。通過練習抬頭,可以鍛煉新生兒頸部和背部肌肉力量,增加肺活量。
(6)適合的玩具。這里所說的玩具并不限月齡,玩具可以是自畫黑白臉譜3~4幅,與人臉大小相似,懸掛在小床一側,每周更換;顏色鮮艷、聲音悅耳、無棱角的嘩鈴棒;不同顏色、直徑約15厘米的吹塑彩球、氣球或燈籠等2~3個,懸掛在嬰兒床上方,每周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