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時代對過去幾十年家庭教育理念提出挑戰
父母生二孩,導致老大焦慮不滿,甚至以死相逼的例子,近年來并不鮮見。此前,有媒體報道,青島一所小學四年級班主任稱,班里有七八個孩子搞了個“反弟弟妹妹聯盟”,集體抵制父母生二孩。還有一位4歲男孩給弟弟起名“多多”——多余的多。
“媽,我今兒就把話撂這兒了,你要是敢生二胎,我就敢死!”不久前,一位小男孩哭著以死威脅媽媽不生二胎的視頻在朋友圈走紅。而湖南邵陽一位15歲女孩干脆直言不諱地告訴父母:“你們敢生二胎,我就馬上給你們添外孫?!?/p>
有人認為這是孩子在虛張聲勢地表達不滿情緒,不必太當真。但孫凌認為,父母應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問題,如果童年時期這種負面情緒持續時間很長且無法及時調整,很可能會導致極端行為,“不僅影響其今后的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問題,甚至可能會對整個社會產生較大影響?!?/p>
這已經不再是一個家里兄弟是否和睦的小問題。趙利民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孝悌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關系到整個社會良好秩序的建立。
“孝悌”觀念一直深受儒家重視,代表著任何人際關系都不可替代的親情關系,這也是千百年來深入中國人骨髓血脈的文化基因??鬃诱f,“弟子入則孝、出則悌。”可以說,“孝”和“悌”是一種并列關系?!靶ⅰ敝傅氖情L幼之間,年輕人對長輩要孝敬和尊敬;“悌”指的是同輩之間,年幼者要尊敬順從兄長。
取傳統文化之精華,儒家思想重視“仁”和“禮”,趙利民進一步解釋說,“仁者愛人,孝悌也是仁的根本;而禮即秩序,禮貌就是建立在秩序基礎上的。因此孝悌文化,可以理解為一種秩序的含義?!?/p>
中國人談家國,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倘若家不能齊,如何能“治國平天下”?孝和悌,則構成了家的主要關系。因此,在家里處理好“孝”和“悌”的關系,才能由己推人,擴大到整個社會、整個國家,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風氣,讓社會運行更有秩序,國家治理更講規范。
眼下“悌文化”缺失,“不僅發生在中國,也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p>
全球性的低出生率、少子化,使得兄弟姐妹的關系在減少。這個問題在中國可能更加顯著一些,持續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讓人們開始淡忘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情感關系。
如今的孩子已經是“獨二代”,一個孩子從出生起,就習慣了獨占父母和祖父母等多個大人的關愛。當中國迎來“二孩時代”,這些被捧在手心的“獨苗”,必須學會面對一個新的變化:要與新來的弟弟妹妹分享大人的愛。這不僅是對孩子的挑戰,也是對過去幾十年家庭教育延續下來的理念提出了新挑戰。
“從家庭教養方式而言,父母應該從小培養孩子與他人分享、關心父母、為他人著想的能力?!睂O凌清楚,前來就診的孩子大多是因為情緒問題導致無法正常上學,父母才想到來就診求醫,“可見家長還是更關注學習情況、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健全人格的培養?!?/p>
出現這些問題,也受到現在年輕一代生長生活的環境影響,“生長于e時代的一代,因為交流方式的改變,總的來看這個群體確實更關注個體的問題,交往和互助的能力有所減弱。”
因此從人類文明的發展來看,也在呼喚“悌文化”的回歸,“這種互相友愛、尊重的關系,不僅讓家里的人際關系更和睦,進而擴大到社會當中,也讓人與人之間能夠互相關心、互相關愛、互相幫助,更有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p>
期待著,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多方攜手努力,“從孩子抓起,從讓孩子誦讀和學習國學經典開始,重拾’悌文化’,讓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煥發新的生命力。”